巨细胞病毒(CMV)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病毒感染之一,临床表现多样。CMV侵入人体,称为 CMV感染,可为静止性感染或活动性感染。CMV侵袭肺、肝脏、胃肠道肾上腺、中权神经系统及骨髓等多种器官组织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,称为 CMV病。
CMV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,推荐外周血及尿液 CMV DNA核酸定量检测。CMV DNA病毒载量每毫升大于103拷贝为病毒复制阳性。
各移植中心预防CMV感染的方案不尽相同,日不同器官移植受者亦存在明显差异。通常用于预防CMV感染的策略有两种:普遍性预防和抢先治疗。前者是在移植后一个特定时期(通常是3个月内)对所有CMV感染高危患者进行抗病毒预防,后者则是在实验室检查结果阳性或临床迹象表明存在早期CMV复制(如达到一定的病毒量)的情况下实施抗病毒治疗,其目的是防止无症状CMV感染向CMV病进展。
鉴于 CMV 感染的多重危害性,建议对高危患者(供者血清学阳性,受者血清学阴性)选择普遍性预防。普遍性预防案在移植后10天内即开始,维持3~6个月。最常用的药物是更昔洛韦、静脉输液更昔洛韦。
采用抢先治疗方案需要定期(术后半年内每2~4周1次2年内每1~2个月1次)监测外周血和尿中的 CMV病毒拷贝数,在明确CMV病毒复制时即开始抗病毒治疗。当尿中CMV DNA 阳性时建议密切观察、重复监测。如果血中 CMV DNA也出现阳性,甚至有发热等临床症状,启动抢先治疗推荐药物为静脉输液更昔洛韦(治疗:5mg/kg,每天2次)。
推荐疗程为血清 CMV DNA转阴后至少持续2周。
推荐阅读:
1. “疱疹病毒”是什么?
2. “带状疤疹”该如何治疗?